血液可「變型」 O型血荒不再

 

科學家開發出特殊酵素,可將A型、B 型、AB型血液都變成O型血液,O型血荒可望大幅改善。

美國專業期刊「自然生化科技」網路版,一日刊出由美國哈佛大學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科學家共同發表的研究報告。科學家從二千五百種真菌、細菌當中發現兩種可阻斷紅血球糖鎖的酵素,實驗證實,不屬O型的紅血球二百毫升經酵素作用一小時後,幾乎全變成了O型。

科學家在轉變血型的過程中主要是使用酵素作為生物「剪刀」,從紅血球的表面切開糖分子。現行的人類血型分類法可溯至一九○○年。具有A型或B型血的人血液中有兩種不同的糖分子,會觸發免疫反應。而O型血中不包含任何這種「抗原」,但AB型血則兩種都有。

患者會產生抗體對抗自身缺乏的抗原,因此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其他任何血型,A型和B型不能交互輸血,O型不能接受A型、B型和AB型的輸血,否則可能產生紅血球被破壞或凝血現象,引發致命副作用。醫院在緊急狀況下或不知病患血型時,通常使用O型血液應急輸血,使得O型常面臨血荒。

研究報告表示:「這種方法的臨床使用可以使得血液供給得到改善,提高病人輸血醫療的安全性。」科學家將在正式投入醫療使用之前,以這種通過轉換技術得來的O型血進行一系列的臨床試驗。如能處理大量紅血球的話,將是一大福音。

【2007/04/03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